0752-5855999

服务热线

关注中信
服务热线
5855999

支付平台

支付平台

中信医疗

中信医疗

中信惠州医院

中信惠州医院

/
/
/
雨水到来,如何养生

新闻资讯

资讯详情

雨水到来,如何养生

分类:
健康宣教
作者:
来源:
2025-03-12
【摘要】:

雨水节气(通常为每年2月18日-20日)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,标志着气温回升、降水增多,自然界阳气升发,但此时天气仍寒热交替,湿气渐重。根据中医养生理论,此时应注重“疏肝健脾、祛湿防寒”,以下为具体建议:

 

 

 

饮食调理:健脾祛湿,少酸增甘

 

1.温补脾胃 

    多吃山药、小米、南瓜、莲子等甘味食物,增强脾胃运化功能。

    可煮薏米红豆粥、茯苓白术汤,帮助排出体内湿气。

2. 少酸增甘 

    减少山楂、柠檬等酸性食物(酸味收敛,不利肝气疏发),增加红枣、蜂蜜等甘味食物以养脾。

3. 慎食生冷

   避免冷饮、海鲜等寒凉食物,以免损伤初升的阳气。

4. 推荐茶饮 

   疏肝茶:玫瑰花3克、陈皮3克、枸杞5粒,沸水冲泡,缓解春困、调节情绪。

   祛湿茶:炒薏米10克、赤小豆10克、生姜2片,煮水代茶饮。

 

起居养生:防寒护阳,适度春捂

 

1. “下厚上薄”穿衣法 

    重点保护腰腹、下肢,避免过早穿短裙、露脚踝,以防寒湿入侵关节。

2. 早睡早起 

    建议22:30前入睡,6:30-7:00起床,顺应阳气升发节奏。

3. 室内防潮

    使用除湿机或放置炭包,保持居室干燥,尤其南方地区需防“回南天”。

 

饮食调理:健脾祛湿,少酸增甘

 

1. 晨练不宜过早 

    待日出后外出活动,避免清晨寒湿侵袭。

2. 推荐运动 

   八段锦:重点练习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“双手托天理三焦”两式。

   经络拍打:沿腿部外侧敲打胆经(从臀部到膝盖),促进气血循环。

3. 微汗为度 

    运动至身体微微发热即可,避免大汗耗气。

 

 

情志调节:疏肝解郁,忌怒忌躁

 

1. 音乐疗法 

    晨起可听角调式音乐(如《胡笳十八拍》),中医认为角音入肝,有助疏泄。

2. 情绪宣泄 

    通过写日记、与朋友倾诉等方式疏解压力,避免情绪郁结导致肝火上炎。

3. 户外踏青 

    晴天可到公园散步,接触自然光线以调节血清素水平,改善春季情绪低落。

 

特殊人群加强防护

 

1. 关节病患者:佩戴护膝,每晚用艾叶煮水泡脚(15分钟)。

2. 过敏体质者:晨起戴口罩防花粉,饮食减少虾蟹等发物。

3. 慢性胃病患者:晨起空腹含服一片姜(或喝姜枣茶),温胃散寒。

 

 养生误区提醒!

1.过早脱冬衣:“雨水节气冻十八”,需警惕倒春寒。

2.盲目喝凉茶:初春阳气未盛,过度清热易伤脾胃。

3.剧烈运动:大汗易耗气伤津,宜选择舒缓活动。

 

此时养生重在顺应“春生”之力,通过饮食起居的细微调整,帮助身体平稳过渡到春季,为全年健康打下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