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52-5855999

服务热线

关注中信
服务热线
5855999

支付平台

支付平台

中信医疗

中信医疗

中信惠州医院

中信惠州医院

/
/
/
二十四节气养生之----小满来了

新闻资讯

资讯详情

二十四节气养生之----小满来了

分类:
健康宣教
作者:
来源:
2025-05-27
【摘要】:
图片
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,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的5月20日至22日之间,具体时间因年份略有差异。例如,2025年小满开始于5月21日凌晨2点54分23秒。这一时间节点与太阳视运动相关,当太阳到达黄经60°时,即标志小满节气的到来。
农历四月(巳月)对应小满节气,此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但尚未完全成熟,故称“小满”;南方则因雨季提前进入“江河渐满”阶段。
小满不仅有确定的时间概念,还能确定此时太阳的方位,小满时太阳到达黄经60°,对应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南方位(巳宫),象征夏季的深入与阳气的盛极。古人将黄经每15°划分为一节气,黄经60°标志着仲夏的开始;小满对应地支“巳”,在方位上属东南偏南。这一方位体系融合了天文观测与五行八卦理论,如《紫微斗数》认为巳宫为“日行天顶,阳光极盛”之处,与夏季炎热气候相呼应;此时太阳高度角增大,北半球白昼延长,日照时数达全年较高水平(日均6-8小时),热量积累加速作物生长。北方气温升至22℃以上,南方则进入多雨的“梅雨季”。
小满的到来,象征夏季的深入与阳气的盛极,此时,我们宜调节饮食、生活起居,以适应炎热的夏季,通过以下综合调理,可助您在小满时节保持气血调和,为盛夏健康打下基础。



1

起居调养:顺应阴阳平衡

图片
图片
1. 调整作息,睡好子午觉  小满后昼长夜短,建议晚10-11点入睡,早5:30-6:30起床,中午午休30分钟以护阳养阴,缓解疲劳。  

2. 适时增减衣物  气候多变,需根据气温增减衣物,避免贪凉吹空调或穿露脐装,尤其注意腹部、肩颈保暖,预防寒湿入侵。

图片

2

饮食调护:健脾祛湿为主

图片
图片

1. 清淡饮食,忌肥甘厚腻多食红小豆、薏米、冬瓜、黄瓜、苦瓜等利水渗湿食材,减少油腻、辛辣食物,避免加重脾胃负担。

2. 推荐药膳与茶饮 荷叶山楂茶:清热化浊,适合湿热体质;莲子小米粥:健脾安神,搭配黄芪、茯苓增强补益效果;鲫鱼冬瓜羹:健脾利水,缓解夏季水肿。

3. 慎食生冷瓜果西瓜、枇杷等水果虽解暑,但过量易伤脾胃阳气,建议每日不超过300克。

图片

3

运动养生:适度出汗排湿

图片
图片
1. 选择舒缓运动   如八段锦、太极拳、慢跑,避免午后高温时段剧烈运动,防止大汗伤津。  

2. 运动后避寒   忌立即冲凉或吹空调,可用干毛巾擦汗,待身体冷却后再清洁,防止寒湿滞留。

图片

 

4

情志调摄:宁心静养

图片
图片

1. 调节情绪,忌烦躁 夏季火气通心,易引发焦虑、失眠。可通过书法、钓鱼、品茶等活动静心,或练习深呼吸法(吸气4秒、屏息4秒、呼气6秒)疏解压力。

2. 避免情绪剧烈波动情绪过激易诱发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,建议多与亲友交流,保持豁达心态。

图片

5

穴位保健:疏通经络

图片
图片

1. 按揉祛湿穴阴陵泉穴(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):健脾利湿,每日按压3分钟;丰隆穴(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):化痰祛湿,配合足三里穴效果更佳。

2. 疏肝解郁穴太冲穴(足背第1、2跖骨间):晨起按摩5分钟,缓解肝火旺盛;三阴交穴(内踝尖上3寸):调节肝脾肾三经,改善失眠。

图片

6

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
图片
图片

1湿热体质者:多饮金银花茶,减少羊肉、韭菜等温补食物。  

2脾胃虚寒者:避免生冷瓜果,可食用生姜红糖水温中散寒。  

3老年人:晨起缓慢活动关节,预防心脑血管意外,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。

图片
附:小满养生禁忌
1、忌熬夜:子时(23点后)不眠易耗伤肝阴。  
2、忌久坐: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,促进气血循环。  

3、忌过度贪凉:空调温度勿低于26℃,避免“空调腿”等疾病。